|
与“回避型”的人一起生活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有“回避型人格” 的人在与他人的亲密度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都会很克制,所以对于 那些强烈渇望感受到“被爱”的人来说,伴侣的这种反应是很不够的。 “回避型”的伴侣很少会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虽然这样一来对立 和冲突也减少了,但是不管说什么都得不到伴侣的回应,也是让人非 常不满的一件事。
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那种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的人,总 是给人过于“暄哗”的感觉,对方越是热情地跟自己交谈,就越是会 在两人之间产生“温差”,对方也会感觉“回避型”的人很难相处。
出现决定性分歧的,就是在伴侣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一 边是伴侣忙得焦头烂额,另一边“回避型”的人却一副假装不知道的 样子,专心于自己的事情。这在伴侣看来,就会觉得这个人只在乎他 想做的事情,却从来不关心自己。如果就此提出抱怨和不满的话,可 能又会使事态恶化。因为“回避型”的人特别讨厌“麻烦的事情,’, 所以只要被迫去做“麻烦的事”,就会有一种自由被剥夺了的感觉, 往往会因此动怒。也就是说,当另一半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帮助时, “回避型”的人不仅不会温柔地对待,反而还会觉得这是件“麻烦事’, 而变得很生气。
无论是家务活还是照顾子女,这些都被他们当成了 “麻烦的事’,。 因此,“回避型”的人不仅不会伸出援手,反而会尽可能地将其推到 另一半的身上。甚至包括在邻里关系、亲戚关系等方面也是如此,“回 避型”的人都不想去应对,总是以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为借口,推给 另一半去做。这一点,也是让伴侣感到不满和焦虑的原因。
不过,即使伴侣提出了不满,“回避型”的人也不会去面对这种抱怨, 常常是将头扭向一边,或者表现出一副更为不满的样子。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回避型”的入参与到家务活和照 顾子女的过程中来呢?其实这种情况,还是应以习惯化、日常化为首 要原则。即家庭中的分工要明确化、常规化,让其每天都去完成同样 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对方可能还会发几句牢骚,但是—旦养成了习惯, 也就会默默地去完成了。而且,也要适时地以若无其事的口吻,表达
我们的感谢与褒奖。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回避型”的人也不都是那种“一点就通,,的人。 他们内心的这种“麻烦”的感觉可能不会完全消失。所以,不管做什么事, 都无法表现出发自内心的享受。
因此,我们不能期待“回避型”的伴侣,能做一个百分百的好父 亲或好母亲。某些对于“父亲母亲”或者“丈夫妻子”这样的角色来 说理所当然的要求,可能就会让对方感到是一种压力,他们往往会选 择逃避这种责任。所以,哪怕只能做到三十分、四十分的程度,只要 对方努力去做了,我们也就不要太苛责了。
|
|